本文目錄
第一次買二手車,還是在澳洲,我要怎麼挑?
今天的文章,要來分享我是如何在澳洲入手二手車的過程和經驗。
其實我也沒想到,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車,居然會是在澳洲買!
當我還是留學生生活的時候,
一直都是朝著「大眾運輸工具方便」的地方找房子住
畢竟,初到澳洲確實沒有足夠預算買車、養車,
再來是學期間,實在忙到翻掉,沒有太多時間去公路旅行,
然後還遇到全球的疫情災難,反反覆覆的封城
所以,買車這件事情,一直都不是在太近期的計畫內。
延伸閱讀:澳洲研究所經驗談 Ep.2 | 新手必看 3 大攻略!(選校選系?預算花費?交友圈?)
但是呢,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因為工作的關係,
需要買車子的時刻,居然就這麼突然的來臨了!
那既然是第一次買車,
也就表示我對「怎麼選車、看車」的概念幾乎是零
所以從知道需要買車的那刻開始,
我就想著一定要好好的紀錄這一切、寫下來
幫助未來在某個時候,可能也需要在澳洲買車的你!
1. 網站推薦:新車、二手車都適用
如果你稍微用關鍵字在Google查一下,
就會發現在澳洲能買到車子的管道真的很多。
主要是因為澳洲的佔地面積真的很大,
人口卻跟這麼小的台灣差不多,
可想而知,地區的發展性、便利性絕對沒有台灣好

~澳洲:3 persons/km2
~台灣:673 persons/km2
image by Taiwan News
所以只要不是住在市中心或火車站、公車站附近的人,
擁有一台車只是基本的「生活工具」而已
(普及性大概就跟台灣人人一台機車一樣高吧)
這也就表示,不管是新車還是二手車的市場都很大
除了各大品牌自有的網站之外 (這邊就不多提),
其他正規的購車網站也很多
而這種平台主要是由車商 (Car Dealer)所架構的
(大概就像是台灣的 Hot大聯盟好車網的規模)
這種網站的車子品質,由於是專業車商收購、處理、販售,
車子一切的細節、歷史、和保固,都是透過100%合法的程序辦理
也就是說,這樣的車子,可能會比較貴,但也相對的比較有保障。
這些正規網站中,也有分車商賣的車或是私人賣家要銷售的車
據我所知,私人賣家要在這種網站放廣告是需要付費的
所以這些私人既然願意付錢買廣告,
就表示說,車子品質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那既然有正規網站,當然也就有非正規網站
非正規網站,不代表就是不合法,
而是這些網站的車子,就沒有像車商經手那樣,
會經過重重專業手續的檢查和處理後,才會交到你手上
這種平台的好處是,價格會相對便宜,議價空間也高,
但是和車商的車比起來,保障也就低很多。
這類的網站有
‧Gumtree Cars
‧Facebook Marketplace
不過因為澳洲,是一個人工很貴的國家,
舉凡牽扯到「人」提供給你的服務,都會花上你大把鈔票
所以大部分的澳洲人,
都會對於車子有一定程度的知識,還有修理的的技能,
畢竟這裡省一點、那裡省一點,
全部省下來的費用可是很可觀的。
這也就表示,很多不是在車商網站銷售的車子,
品質其實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保證,
只是要會懂得看廣告的哪些細節、懂得試車時注意什麼
再來就是綜合起來,挑出最符合你、性價比最高的車款。
正規網站 v.s. 非正規網站比較
最後,
我用以下表格簡單歸納出正規網站和非正規網站的比較:
項目 / 類型 | 正規網站 | 非正規網站 / 平台 |
車子品質 | 高 | 不穩定 |
車子種類 | 中等 | 非常多 |
車子價格 | 較高 (固定價格) | 高~低 (可能有議價空間) |
車子保障 | 高 | 不穩定 |
適合對象 | 預算多、時間充裕、完全不懂 & 無人可給建議新手 | 預算 & 時間緊、有一點點看車知識新手 |
2. 挑選過程:門檻設定 > 詳細看資訊 > 聯絡賣家試車
上面提到的網站,使用方式都大同小異,
所以這邊就歸納出三個簡單步驟,供大家參考。
[2.1] 門檻設定
這裡指的門檻,指的是每個人不同的需求,
像是預算、車型、車齡、里程數這些
另外,除了考慮到當下買車的需求,
也要思考未來對這台車子的規劃,
像是之後會不會考慮脫手、多久會脫手之類的
假設你未來考慮轉手,那麼你在選車時,
就要考慮到里程數跟車子的年齡,會不會成為出售的阻礙
你只要換位思考:
如果我未來看到這台車,是這樣的情況跟價錢,
我有這樣預算時,會不會考慮買?
這樣你就會更知道怎麼挑選了
-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的門檻有這些
- 預算:最高$5,000 (AUD)
- 車型:掀背車 (Hatchback) 或 轎車 (Sedan)
- 車齡:小於20年的車 = 至少要 2001年以後的車
- 品牌:日系車牌 (Toyota最佳)
- 里程數:只要合理就好 (每年一萬公里上下)
- 排檔:自排車 (*註:自排車比手排車貴)
- 其他:要有完整Service Book
老實說,一直以來都「聽說」二手車在澳洲很便宜
就當我以為我預算「還算高」的時候,放進去網站篩選,
出來的結果,居然能選的車種車齡瞬間少三分之二

Photo by Hello I’m Nik on Unsplash
總之,看來看去發現,
我這樣的預算在新南威爾斯州(NSW)真的不算什麼,
能買到2001~2005年之間的車,真的要偷笑了
查的時候,還會跑出一堆199X年的車,
我看完真的是太傻眼,好多車都比我本人還老…
所以這裡分享的課題是,
這些門檻設出來後,
你做的決定不會有所謂的「絕對答案」,都是比較出來的
當你預算放的越高,車子通常就會越新
只有里程數這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如果車子換算下來,是一年跑了兩三萬公里那種的車,
可能需要理解一下原車主這台車的「使用用途」
(不見得都不好,但是需要了解)
想想看,如果照這樣一年跑了兩三萬的車來看,
十五年=三十萬~四十五萬
這樣就算車子再新,在短時間內如此的消耗它,
車子的整體也就折舊的非常快。
當然,這些的相對概念,
也會跟品牌、製造廠商、產地等等這些有關
你在設定門檻的時候,一定要多比較、多看看,
用不同的網站套用同樣的設定,
去比較看看有沒有人的廣告是「過度誇大」
看久了你就會有個整體概念,能迅速把車的資訊抓出來。
[2.2] 詳細看資訊
即使是車商使用的正規網站,
也會常常看到許多「資訊不完整」的廣告
像是,看完整個介紹,
都是在講他們的公司歷史有多悠久?口碑有多好?
可是我還想知道車子的狀況啊!
你一直講你有多好,卻不介紹車子給我,
我怎麼買,對吧。
所以到後來,儘管車子的照片看起來再優秀,
只要賣家的廣告內容寫的不清不楚那種,
我都會直接略過
我的想法是:你只要不講,就是有資訊不想公開
或是你硬要我問你才講,我就覺得第一步就已經很麻煩,
往後交易不就可能更麻煩?
這樣不夠透明的賣車,我心裡不安
!尤其不正規網站的廣告,更是要特別注意賣家寫的內容!
我最喜歡那種賣家,
會把所有細節列的一清二楚,不管好的壞的都講,
我就會有種: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耶,給人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這裡不方便截圖當範例,怕會侵犯賣家的隱私權
但你有興趣可以上網看看,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總之詳細看資訊這點,要特別指出的是:
選擇「把醜話講在前面」的賣家
不要選那種用華麗說詞誇大所有優點,
對於缺點就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賣家的目的最終都是「把車賣出去」,
而你我也都知道,二手車畢竟不可能是完美的,
有瑕疵、有損毀你講出來,才是正常的資訊揭露,
這樣互相坦承、溝通接受程度才是好的買賣交易
對吧?

當然,再坦白的人,都可能還是有想要縮到最小的缺點
但是比起那種,怕買家聽了負面之詞就不買的人,
過於拼命用各種說詞掩蓋不完美的地方
讓人聽了更恐慌吧。
(文章後面有看車紀錄分享,繼續看下去)
[2.3] 聯絡賣家試車
其實我上面提到的預算,能夠選的車「理應很多」
但礙於,我在挑車的時候,
NSW正處於嚴格封城的狀態 (Hard Lockdown)
居民只能離開家做運動、買菜買外帶等這種「基本生活活動」,
而且有五公里的「活動範圍限制」
也就是說,居民在非必要的情況下,
不能從你住的地方 (區域) 離開超過五公里。
買車這件事,看來看去,
都不是在「能去五公里之外」的清單上
所以我在選車時,地理位置上就有很大的限制
先前看了很多很不錯的車子,
都很不幸的,位處在太遙遠的地方,
只好作罷。
甚至,有些車商賣家,
限制只能「視訊看車」而「不能試車」
想當然的,買車這麼重大的事情,
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
我當然不可能接受沒有親身體驗過,
就要我把錢花下去的這種事。

Photo by Polina Zimmerman from Pexels
最後,在這些重重限制下,
加上我需要用車的時間點逐漸逼近
我後來決定就是只透過 Gumtree來找車
Gumtree的賣家通常都比較彈性 (=能試車)
也因為他們通常都急著脫手
所以價格上也有較好的議價空間。
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每兩三天就要把網頁刷一遍,看看有沒有新廣告
陸陸續續的傳了很多訊息給賣家
- 有時,賣家剛好在我們的五公里之外 > 就只好作罷
- 再有時,賣家「前腳剛把車賣掉」> 超級扼腕
- 更有的是,賣家早就把車賣了,只是廣告沒撤掉

Photo by José Martín Ramírez Carrasco on Unsplash
傳訊息給賣家的重點是:
不要都還沒有去看車,就已經在殺價
儘管有些廣告會標明它是可議價的 (negotiable),
也不要一開口就是要殺價啊~~~
換個角度來想,
你今天假設是賣家身分,當有人傳訊息給你,
連問什麼時候可以看車都還沒問,
一開口就直接問可不可以算我便宜兩千
你心裡應該會OS:
你都不知道好不好就在殺,你真的有要買嗎?
總歸來說,
去看車之前我會傳給賣家的訊息都是:
Hi ____, my name is Joyce.
I am interested in this 2007 Toyota ____ Hatchback you have for sale.
Is it possible to come for a test drive at some point today?
You can contact me on _____, thank you!
這樣一來,你傳達出去的訊息很明確,
也馬上約要看車,
對方就可以感覺到你是「真誠的、有心要買」
然後,你也可以從跟賣家的對話中,
思考你對這個賣家的「感覺」
畢竟買車就像租房子、買房子、挑對象一樣
感覺很重要。
感覺對了,就是對了。
3. 試車紀錄 & 經驗分享
從上述的門檻設定,到種種的阻礙中,
我算是也好不容易才走到「實體試車」這一步。
在台灣因為我只開過Toyota的車,
對於Toyota我有很莫名的偏愛和執著
所以第一台去看的車,當然也就是Toyota啦!
[3.1] Toyota Camry
這台車是 2004年的 TOYOTA CAMRY SPORTIVO
- 車齡:17年 / 里程數:200,000 km上下 / 價錢:$4,200 (AUD)


當時實在太想「跨出看車第一步」,
總覺得需要先去看個一次,才知道到底要看什麼
所以雖然這台的里程數,超過我設定的門檻,
我還是不辭辛勞地搭跟轉快一小時的火車去看。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外觀跟設備檢查,也順便在試車過程中檢查
(一) 引擎:發動時很正常 (v),也沒有漏油或其他怪聲 (v)
(二) 冷氣:正常運作 (v)
(三) 儀錶板:ABS 的燈是亮著的,「賣家說」確定沒問題 (x – 不ok)
(四) 煞車:正常,但是非常敏感,車子會急煞那種 (△ – 還可接受)
(五) 螺絲:看起來沒被換過 (v)
(六) 車體:外觀沒有大損傷,燈也都有亮,
!!! 但後視鏡的殼顏色不同,駕駛座門把也鬆鬆的 !!! (x)
(七) 變速箱:換檔很正常 (v)
(八) 輪胎:胎紋夠深 (v)
(九) 引擎機油:油漬在理想位置 (v)
(十) 後車箱:這個在這台車沒有檢查,原因:已經打定不買
雖然整體檢查跟試車起來「沒有太大問題」
但賣家的說詞讓人很難相信「真的沒問題」
#原因一:
賣家沒有維修紀錄 (Service Book),他說都是「他朋友」修的,
所以無從確認什麼真的有修、什麼真的沒修
.#原因二:
賣家說詞反覆,一下說自己是計程車司機,全部都保養的妥妥的,
一下又說,這個可能要換、那個可能要換,多少錢什麼的
.#原因三:
價格在預期內,但里程數超過設定門檻,車子開起來雖然穩,
我還要考量到未來可能要轉手。
這台車整體來說,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我很難理解
我擔心未來「很難賣」
還有一個點是,因為在澳洲買車,
車主都要付錢買 Rego (路權) 才能上路,
而這個費用會根據不同車款、駕駛人狀況、Rego有效長度而不同
這台Toyota Camry我去看的時候,Rego再兩天就過期了
這樣的問題在於:
我來不及在期限內,只續買6個月的Rego,一次就要繳12個月,
那這樣就表示,除了我付的買車錢之外,
加上12個月的Rego,總額就會超出我的預算
所以在我沒有很信任這個車主、沒有到很喜歡這台車的情況下,
我就已經決定不要冒這個風險不買了。
感覺還是很重要啊!
試車完的感覺,並沒有那種「啊!就是你了!」的moment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還好我沒有因為急就買下去。
[3.2] Ford Falcom
在看完第一台之後,確實更了解挑車要看什麼細節,
所以在去看第二台車之前,花更長的時間去謹慎篩選。
這台是 2004年的 FORD FALCON MKII
- 車齡:17年 / 里程數:180,000 km上下 / 價錢:$4,500 (AUD)

一開始其實蠻排斥看Ford的車款,
主要就是對這個牌子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是後來朋友跟我說,這台Falcon是在澳洲當地製造的,
所以修理方面,配件容易取得之外,也不會太過昂貴。
考量到養車也是一筆可觀費用,
加上跟車主再三確認過有維修紀錄 (Service Book),
所以就抱著去不看白不看的心情去試車。

只是車子的使用手冊 (攤)。是在給我莊孝維?
Photo by Karin Hiselius on Unsplash
但反正都到了現場,該檢查該試的還是要做,
加上跟車主溝通過程中,問他什麼他都能照實回答,
所以心裡有稍微放心一點點。
(一) 引擎:發動時很正常 (v),也沒有漏油或其他怪聲 (v)
(二) 冷氣:正常運作 (v)
(三) 儀錶板:沒有燈是亮著的 (v)
(四) 煞車:正常 (v)
(五) 螺絲:看起來沒被換過 (v)
(六) 車體:外觀沒有大損傷,燈也都有亮,
!!! 但車子後面有一個蠻深的生鏽處 (rust)!!! (x)
(七) 變速箱:換檔很正常 (v)
(八) 輪胎:胎紋夠深 (v)
(九) 引擎機油:油漬在理想位置 (v)
(十) 後車箱:有原廠的備用輪胎、千斤頂等 (v)
其實試車時,開起來的感覺還蠻不錯的,
唯一不習慣的,是我覺得座位跟底座離的好近
這跟我習慣的Toyota非常不一樣,
雖然不至於就無法開,但會需要一點時間上手
問題比較大的三個狀況是:
(1) 沒有 Service Book,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在保養?
(2) 車後面的生鏽處,看起來深到如果下雨,會滲水進去車子裡 (下圖左)
(3) 引擎蓋開關的地方「脫線」(下圖右)


其實這些問題對我這個外行人來說「不太有感」,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打電話詢問了這台車的保養廠
要問看看保養廠的人是否有這台車的維修紀錄
💡小知識:在澳洲買車,如果對方沒有Service Book
也沒有任何維修收據的話
是可以打電話去賣家說的保養廠詢問紀錄的!
結果當天沒有問到,因為保養廠接電話的人自我吐槽說他可能太菜,
還不太會用保養廠的電腦系統,所以「查不到」
但是對方很慎重的跟我說,在沒有查到之前「千萬別買」
後來隔天一早再打過去詢問
保養廠的技師居然也說「查不到」!
所以車主說的「有定期保養」之說詞,也完全無從考究啊。
結論就是,雖然這台車Rego還有五個月到期,
表示我不需要花額外的一筆費用,總額也還落在我的預算之內
但因為上述的三個問題 + 查不到保養紀錄,
我實在沒辦法說服自己買下去
加上後來,把照片跟試車情況,跟家人朋友討論一番後,
大家都說以這樣的車況「價錢太貴」
因為我可能很快就會需要去處理生鏽部分,
這樣的維修費,可能會很可觀
最後再統整看車、試車的感覺,
我確實也沒有到「啊!就是你了!」這種moment
就傳訊息跟車主,啊謝謝,我沒有要買了。
[3.3] Toyota Yaris
其實看完第二台車之後,我停了一陣子才開始繼續看車
因為我後來感覺有點氣餒,
好像我設的門檻,再加上封城的移動距離限制
會讓我沒辦法買到理想中的車,而終究需要向現實妥協
但後來實在是工作越來越忙,也快需要用到車,
只好趕快振作起來,回到各大網站不斷刷新看款式,
想趕快擺脫這個扛在肩上的壓力
接著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適合的車都沒有維修紀錄」
這實在是太困擾了,畢竟我不是車的專家,
沒辦法一個一個去檢測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所以不得已的
只好把預算拉高找車,並期望著遇到能議價的賣家
很幸運的,當我一把預算拉高,
就瞬間多了非常多的選擇
確實車子普遍都貴了點,但是很多都有完整個維修紀錄!
就這樣挑到了這台2007年的 Toyota Yaris SP Hatchback
- 車齡:14年 / 里程數:170,000 km上下 / 價錢:$5,000 + (AUD)

(一) 引擎:發動時很正常 (v),也沒有漏油或其他怪聲 (v)
(二) 冷氣:正常運作 (v)
(三) 儀錶板:沒有燈是亮著的 (v)
(四) 煞車:正常 (v)
(五) 螺絲:看起來沒被換過 (v)
(六) 車體:外觀沒有大損傷,車頂掉漆 (△ - 可接受)
(七) 變速箱:換檔很正常 (v)
(八) 輪胎:胎紋夠深 (v)
(九) 引擎機油:油漬在理想位置 (v)
(十) 後車箱:有原廠的備用輪胎、千斤頂等 (v)
車主的廣告就有清楚的寫明「車頂掉漆」,
我去看之前,他也再次跟我強調掉漆一事,說我接受再去
所以光是這樣的「坦白」我就已經感到放心很多
到了現場看車,維修紀錄也非常完整!
從買車的2007年到今年2021年,都有固定在做保養,
簡直是大加分,至少能確定車主說的跟做的是相符的。
一開始我對掉漆還是有一點疑慮的,
擔心會不會是翻車過之類的損傷
但看完之後確認不是「刮傷」只是「掉漆」,
所以不至於造成太多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
一看到這台車的當下
我就有「啊!就是你了!」的moment (灑花)
想當然的,就立刻進到議價跟討論交車的環節,
也順利的在當場就把訂金付掉、馬上請車主把廣告撤掉。
回到我原本設定的門檻:
- [超出一些] 預算:最高$5,000 (AUD)
- [達成] 車型:掀背車 (Hatchback) 或 轎車 (Sedan)
- [達成] 車齡:小於20年的車 = 至少要 2001年以後的車
- [達成] 品牌:日系車牌 (Toyota最佳)
- [達成] 里程數:只要合理就好 (每年一萬公里上下)
- [達成] 排檔:自排車 (*註:自排車比手排車貴)
- [達成] 其他:要有完整Service Book
這台車真的是所有看的之中「相對完美」的了!
價錢上是比原本預期的高了一些,
但是因為Rego還有一個多月才過期,表示我還有時間只續6個月,
不至於花「過多」錢在政府規費上面
再加上Toyota Yaris在NSW二手車的市場「很夯」,
只要我有好好養車,未來要轉手差不多的金額,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
於是就這樣,在封城的情況下,
入手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車啦!歡呼!

Photo by Amos Bar-Zeev on Unsplash
總結:給新手的3點建議!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新手,在考慮要來澳洲買二手車
別擔心!我都可以從完全沒概念 > 買到一台車了
相信你一定也可以的!
從我的經驗分享,我歸納了3點建議
你只要牢記在心上,下次在考慮買車這件事時,
就不會完全沒頭緒啦!
[建議一] 不要為了省錢,把預設門檻降低
這是很危險的!
買車這件事「安全」絕對是最優先的考量
從我的經驗來說,
其實我大可直接購買去看的前兩台車,
雖然不盡理想,但也不至於差到不能買
但是問題就在於「我不清楚的資訊」都「攸關安全性」
這樣風險太大了,往後未知的維修費用可能還更驚人
必要時,把預算拉高!雖然短期內看起來花更多錢,
但至少你知道多花的是「定額」、還買到了保障。
你如果不清楚該怎麼設門檻、從網路上篩選,
建議你可以多查資料,很多網友都有分享「專業的購車技巧」,
這樣就比較不容易踩雷,安全也較有保障。
在搜尋車子的時候,也建議多看內容多比較,
看多了,自然就會知道你能接受、不能接受的是什麼。
~買車門檻設定~
- 預算:
- 車型:
- 車齡:
- 品牌:
- 里程數:
- 排檔:
- 其他:要有完整Service Book
[建議二] 看車時,至少要做到這10個簡易檢查
所謂簡易檢查,就是文中我提到的10個必看必問的車子細節
只要這幾個檢查的 (x) 叉叉多於兩個,
基本上這台車就別買了!
相信我,這些檢查雖然很基本,
但很多車真的連這些都「沒辦法過關」。
所以你「至少」也「一定」要檢查這些東西!
以下趕快筆記起來~
(一) 引擎:發動時的震動正常嗎? 有沒有漏油或其他怪聲?
(二) 冷氣:冷暖氣有沒有正常運轉?
(三) 儀錶板:有沒有什麼燈是顯示異常?
(四) 煞車:會不會太鈍?會不會太急迫?(都不要太極端)
(五) 螺絲:看顏色跟車體有沒有一樣?
>>> (不一樣可能表示車子經過重大事故,需要深入研究)
(六) 車體:外觀損傷?有生鏽的地方就不太ok!
(七) 變速箱:換檔會不會卡住?
(八) 輪胎:胎紋夠不夠深?
(九) 引擎機油:油漬有在理想位置嗎?會不會很髒?
(十) 後車箱:有沒有備用輪胎、千斤頂等工具?
[建議三] 心動的感覺很重要!
愛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
戴愛玲的情歌是這麼唱的,找車子也是一樣!
很多時候,人的直覺是很準的,
你只要「感覺不太對」通常「就不是對的」。
不管是從看網頁資訊的感覺、跟車主對話過程,
你有沒有覺得「這個人可以信任」?
或是自己看到這台車,有沒有「心動的感覺」?
那個「對了的瞬間」相信我,你只要感覺的到
就是對了!
簡單來說,你只要能在知道車子有瑕疵的清況下,
依然可以真心接受、享受擁有這台車的話,那就 Go for it吧!
希望大家未來的找車之路順利!
我們下篇見啦~
Cheers!